中新社太原8月10日電 題:山西十年“謀變”:探路能源轉型 塑造多元形象
中新社記者 李新鎖
10年來,山西累計產煤100億噸以上。這是山西的“傳統面”。其間,手撕鋼、筆尖鋼、碳纖維等上百種新產品領先國際、國內,這是山西的“創新面”。10年間,山西GDP翻番,在保障中國能源安全的基礎上,山西正加快轉型,努力展現多元形象。
山西省委書記林武10日在中共山西省委“中國這十年·山西”主題新聞發布會上說,10年間,山西GDP從1.17萬億元(人民幣,下同)增至2.26萬億元,GDP總量近年來接連進位至第20位。
2012年,《山西資源型經濟轉型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》獲得中國國務院批復,這是中國第一個全省域、全方位、系統性的國家級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。山西由此承擔起給資源型地區轉型探路的責任。
10年間,山西累計產煤100億噸以上,約占全國的1/4以上。在確保國家能源安全、做大經濟總量的同時,山西加快產業轉型,一手改造提升煤、電、鋼、焦等傳統優勢產業,一手壯大高端裝備制造、大數據、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。
“僅2021年以來,山西就落戶高新企業365家,新增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級科創平臺3家,引進高端領軍人才和博士研究生1400余人!绷治湔f,山西形象正在重塑。
山西近年先后和眾多省市、央企等簽訂戰略合作,常態化開啟9條中歐、中亞國際物流線路,吸引137家世界500強企業來晉投資,打造了“太原能源低碳論壇”等國際性交流平臺。
林武介紹,在能源轉型路徑上,山西正加快煤炭和煤電一體化、煤電和新能源一體化、煤炭和煤化工一體化、煤炭產業和數字經濟一體化。
在穩住煤炭這個基本盤的同時,山西正借助科技創新、戰略性新興產業、數字經濟、文旅融合等激發新動能。
“山西將深化科技人才體制改革,為科研人員松綁、減負、賦權,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,滾動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等!鄙轿魇∈¢L藍佛安說,山西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發展,上百種新產品領先國際、國內。
在數字經濟方面,山西將建設一流數字基礎設施,加快融入“東數西算”工程,開展數字技術示范應用,提高數字化產品和服務供給質量。
藍佛安說,依托豐富的文旅資源,山西將打造龍頭景區和精品線路,積極發展康養產業,建設國際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,加快把文旅產業培育成戰略性支柱產業。(完)
